中国足协于12月2日晚上公布了2025赛季职业联赛首批已解决债务问题的俱乐部清单,这一消息迅速引起足球界高度关注。此次审核过程标准严格,许多俱乐部未来状况存在不确定性。
首批名单情况
此次共有41家俱乐部被列入首个偿债名单,其中山东泰山B队和上海海港B队属于中乙联赛范畴,该名单涉及的实际俱乐部数量为39家,相关统计显示,2025赛季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原计划容纳56支队伍,但最终实际参赛队伍为52家。
未上榜俱乐部
新赛季联赛资格审核通过俱乐部里,有3家超级联赛、6家甲级联赛、4家乙级联赛的俱乐部未被首批纳入,倘若月底前未能处理清偿和债务事宜,将丧失参赛资格,现阶段尚有13家审核通过的俱乐部未得到正式确认。
公示期风险
首批名单里的俱乐部并非高枕无忧。足协的通告明确,公示阶段持续三天,具体时间是从2024年12月3日到12月5日。这段期间,一旦收到举报并且核实有效,俱乐部若被发现有拖欠员工报酬或偿还债务等问题,其参赛资格可能会被重新审核。
其他准入条件
俱乐部若已清偿债务,仍需严格满足团队构成、训练场地等所有附加条件,人员薪酬发放的凭证至关重要,足协旨在通过周密的审核机制防止薪资和债务纠纷,从而维护相关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材料补交情况
部分中超、中甲俱乐部2日中午才提交了全额支付薪水或债务的证明材料,因此被纳入当晚的公示名单,这一情况反映出准入审查条件苛刻,也体现出俱乐部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后续审核安排
这份清单并非最终版本。工作组将对俱乐部的其他资格条件逐一审核,不符合标准的将不予批准。中国足协预计在本月后半段最迟时间才会公布首批获批的俱乐部名单。
足协近期实施了严谨的俱乐部资质审核,这对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进步产生了正面影响。这种举措能否实质性地改善中国足球的整体环境有待进一步研究。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看法,也请对本文给予点赞和传播。